五月端午偕女伴游海印

雀航乘潮似渡泸,钗头轻挂辟兵符。
珠遗汉浦谁家女,印解湘潭楚大夫。
城撼怒涛摇粉堞,江吞斜日浸浮图。
归来聊把诸姬问,适听莲歌记得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月端午偕女伴游海印》是明代诗人刘祖满的一首诗,创作于端午节期间。《五月端午偕女伴游海印》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交融。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五月端午偕女伴游海印》的作者刘祖满,是明朝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百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
  2. 诗句原文:《五月端午偕女伴游海印》的原文如下:雀航乘潮似渡泸,钗头轻挂辟兵符。珠遗汉浦谁家女,印解湘潭楚大夫。城撼怒涛摇粉堞,江吞斜日浸浮图。归来聊把诸姬问,适听莲歌记得无。
  3. 诗歌赏析: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描写端午节的习俗和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个人情感。诗中的“雀航”、“珠遗”、“印解”等意象,都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4. 文学价值:《五月端午偕女伴游海印》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明末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文学风貌,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外,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增进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认识与鉴赏能力。

《五月端午偕女伴游海印》不仅是一首描绘端午习俗和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解读,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