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寺东楼晓起闻莺

日上高城柳影齐,风轩临水看莺啼。
初来木杪鸣相应,稍入花间听却迷。
芳草自深句践国,行人犹隔御儿溪。
思家每恨无轻翼,可对莺华不憯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西寺东楼晓起闻莺”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词作,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8日),字伯温,号弘范居士,元末明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明初四杰”之首。他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还擅长诗词书画,留下了大量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

  2. 诗歌原文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 诗歌翻译
    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春天到来时,江水也显得碧绿色如蓝色绸带。谁能忘记美丽的江南呢?

  4. 诗歌赏析
    《水西寺东楼晓起闻莺》是刘基的代表作之一,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全诗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勾画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刘基的《水西寺东楼晓起闻莺》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