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今朝天气佳,山亭晓色上林花。
未须汗漫思身世,且可逍遥玩物华。
偶值断桥妨去路,却随修竹到邻家。
篱边野鸭惊人过,拨剌飞鸣落远沙。
萧山山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萧山山行》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刘基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刘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研究当时社会、自然景观以及人文风情的重要文献。以下是对这首诗及相关内容的介绍:
诗歌原文:积雨今朝天气佳,山亭晓色上林花。未须汗漫思身世,且可逍遥玩物华。偶值断桥妨去路,却随脩竹到邻家。篱边野鸭惊人过,拨剌飞鸣落远沙。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 - 1375年),字伯温,号青田先生,元末明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及文学家,被尊为“明初四杰”之一。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显著成就,还是明朝开国元勋,曾被封为诚意伯。刘基在文学方面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觑,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诗意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萧山登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积雨今朝天气佳,山亭晓色上林花。”表达了诗人在晴朗的天气中登临萧山山亭,观赏着山上繁花似锦的景象。颔联“未须汗漫思身世,且可逍遥玩物华。”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不纠结于个人命运,而是享受眼前的风景与生活的美好。颈联“偶值断桥妨去路,却随脩竹到邻家。”展现了诗人在行进中的意外发现,原本阻碍去路的断桥变成了通往邻居家的捷径。尾联“篱边野鸭惊人过,拨剌飞鸣落远沙。”则以野鸭的惊飞和飞鸣,增添了山林间的生气,同时也呼应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畅快。
《萧山山行》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记录了刘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内涵,也能从中感受到刘基作为一位伟大文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