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芒发陈根,北斗转东柄。
众星各参差,威弧何时正。
好生虽圣心,明刑亦王政。
哲人慎谋始,斯焉获终庆。
徒言两阶舞,可以怀逆命。
不见三危山,万里窜枭獍。
世德异唐虞,民情好争竞。
那无跗扁医,而有膏肓病。
波涛地轴臲,虎豹天关夐。
雨露当春滋,风霜及秋劲。
谁能奉明主,顺天行号令。
得令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得令字》是一首元末明初的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得令字》的作者刘基,字伯温,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还是明朝初期的一位重要谋士,其政治和军事才能为明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诗作内容:《得令字》以简洁有力的笔触,描述了自然界的天文现象以及人间社会的各种矛盾。诗中通过勾芒发陈根、北斗转东柄等自然景象,引出了人世间的纷争与争斗,同时表达了对正义和秩序的追求。
文学价值:《得令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现了刘基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诗中蕴含的哲理和警句,至今仍能给人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比自然的运行和人的活动,来揭示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种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哲学著作。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常常被视为一种美好而神秘的象征。“得月令”这一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象征着和谐与平衡。
《得令字》作为元末明初刘基的杰出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也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读者来说,深入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内涵,不仅能增加文学知识,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