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跻绝壁,徒步穿远林。
木叶泫清露,晓气光沈沈。
白云拥涧谷,浩若沧溟深。
数峰出青翠,秀色倩人心。
间关林中鸟,和音奏鸣琴。
芬菲道傍花,芳香袭幽襟。
适意岂不乐,但恐岁月侵。
越此即他乡,矫首空长吟。
隘头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隘头山》是明代诗人刘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色,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和哲思。
《隘头山》中的“杖策跻绝壁,徒步穿远林”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作者面对高山峻岭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通过这种描述,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攀登高峰时的勇气和决心。而“木叶泫清露,晓气光沈沈”则生动刻画出清晨山中的景象,清新的气息与淡淡的露水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诗中的“白云拥涧谷,浩若沧溟深。”以及“数峰出青翠,秀色倩人心”等句,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这些景象如同一幅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中的“间关林中鸟,和音奏鸣琴。”这句,不仅描绘了山林间的和谐之声,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和谐。这种和谐之声与大自然的宁静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心生向往。
诗的结尾部分通过“适意岂不乐,但恐岁月侵。”传达了一种人生的哲理。虽然眼前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但诗人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阻挡的。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也让人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更加珍惜当下。
《隘头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也能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与自然和人生共舞的灵感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