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怀母生诞

无情岁月又中秋,天色苍苍月色幽。
今日佳辰思母老,两年何事住皇州。
稚妻解进茱萸未,诸妹能供苦茗不。
想极夜深凭几卧,梦魂飞到粤山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京都怀母生诞》是明代诗人欧阳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中秋节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他在异乡生活的孤独和寂寞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欧阳建生活在西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社会局势复杂多变。欧阳建本人也经历了政治上的起伏,赵王司马伦篡位后,欧阳建曾劝淮南王司马允诛灭司马伦,结果事败被杀。
  • 个人经历:欧阳建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他曾任公府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最终在狱中被执行死刑。这种坎坷的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亲情的珍贵。
  1. 诗歌内容
  • 首联:“无情岁月又中秋,天色苍苍月色幽。”这两句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间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颔联:“今日佳辰思母老,两年何事住皇州。”这里表达了诗人因母亲年迈而感到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自己两年来因政治原因而居住在京城(皇州)的困境。
  • 颈联:“稚妻解进茱萸未,诸妹能供苦茗不。”这两句描绘了家中亲人的生活状况,妻子和孩子虽然尽力而为,但仍然无法完全满足诗人的需求。
  • 尾联:“想极夜深凭几卧,梦魂飞到粤山头。”诗人想象自己在深夜独自倚靠在床,梦中飞到了遥远的广东(粤山),这里的“粤”可能是指当时的广州,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中的“粤山”很可能是作者对家乡的一种象征,通过这个意象传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茱萸”和“苦茗”等元素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抒情色彩,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节日、家国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人文情怀。
  1. 历史意义
  •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的作品,《京都怀母生诞》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西晋时期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 历史影响:《京都怀母生诞》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

《京都怀母生诞》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