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园雨后作

竹缭繁烟湿,门涵新水生。
虹明残雨断,云散殷雷轻。
白鸟淩江下,青山带郭横。
平沙容散步,风物眼双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伏龙园雨后作》是明代诗人潘勖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潘勖(明),字叔度,号东山,江苏吴县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以诗歌著称于世。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深受后人推崇。
  2. 诗词原文:竹缭繁烟湿,门涵新水生。虹明残雨断,云散殷雷轻。白鸟凌江下,青山带郭横。平沙容散步,风物眼双明。
  3. 诗词赏析:《伏龙园雨后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首两句“竹缭繁烟湿,门涵新水生”描绘了雨后的竹林和门前的新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虹明残雨断,云散殷雷轻”则展现了雨后彩虹出现的情景,以及天空中消失的雷电,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变化之美。最后两句“白鸟凌江下,青山带郭横”和“平沙容散步,风物眼双明”进一步展现了江边的景象和漫步者眼中的美景,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之中。
  4. 艺术特色:《伏龙园雨后作》不仅在描写上细腻入微,而且在语言上也富有韵味。诗中的用词选择非常讲究,如“竹缭繁烟湿”、“门涵新水生”、“虹明残雨断”等,这些描述都恰到好处地展现了雨后景色的独特魅力。同时,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视觉上的描绘,也有听觉和嗅觉的配合,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立体和生动。
  5. 文化价值:《伏龙园雨后作》作为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追求。它为后世研究明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古典诗歌的美的体验。

《伏龙园雨后作》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的古典诗歌,通过对景物的精彩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