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和孟无涯

秋园对晓坐,弱病苦寒侵。
楚地风霜积,江乡草木深。
山高来牧笛,村远送寒砧。
为问林泉事,时时酒一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和孟无涯》是明朝樊鹏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樊鹏,字少南,是嘉靖五年进士,官至陕西按察佥事。这首诗描绘了他居住在深秋的山中,与自然景物相伴的情景。下面将围绕此作品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樊鹏,字少南,是明朝的一位官员兼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其个人经历的影响。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厚感情。

  2. 诗歌原文
    秋园对晓坐,弱病苦寒侵。
    楚地风霜积,江乡草木深。
    山高来牧笛,村远送寒砧。
    为问林泉事,时时酒一斟。

  3. 主题思想: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秋天的山林景致,通过“秋园”和“晓坐”展现了一种静谧、孤独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诗中的“弱病苦寒侵”反映了诗人身体上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冷清。而“楚地风霜积,江乡草木深”则进一步衬托出这种孤寂的氛围。

  4.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首先,他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如“山高来牧笛”,将山当作人来对待,赋予山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其次,诗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楚地风霜积,江乡草木深”,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的特点,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此外,诗歌还运用了排比和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的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

《山居和孟无涯》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心境的抒发,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这首诗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还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