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诸公过西堂赏菊得儒字

黄花何太瘦,偏足映癯儒。
爱客留诗句,呼儿续酒壶。
径疑陶氏宅,门岂陆家湖。
野外盘餐少,频来兴莫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承诸公过西堂赏菊得儒字” 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杨慎在明朝洪武初年,因得罪了权臣严嵩,被贬至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从此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与当时著名的文人李攀龙、王世贞、邹经等游集于滇西的承天寺和太华庵等地,以诗会友,饮酒作乐。

此诗描写的是他们一行人游览承天寺的情景。诗中描绘了秋色满园,菊花盛开,大家赏花吟诗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内心的苦闷之情。诗中的“承诸公”指的是当时的一些知名人士,他们的来访让诗人感到非常高兴;而“西堂”则是他们聚会的地方。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它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