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帽烟霞客,相逢朝市间。
谁言碣石馆,不似洞庭山。
调岂浮沉异,心能去住闲。
因君招隐曲,桂树几回攀。
陆山人元德见过同黎秘书惟敬梁舍人思伯小酌得山字
介绍
陆山人元德见过同黎秘书惟敬梁舍人思伯小酌得山字
陆山人元德,见吾与黎、梁二君小饮于别馆,遂携酒过之。因赋此诗以纪其胜。山人之见称甚久,然未获一见,今得之坐对清樽也。元德字元德,号山人,吴县人。
山人好古,所居有藏书数万卷,皆手自校雠。每遇佳句,辄手录之,名曰《读史笔记》。又喜书画,多古人真迹,每画一图,必穷工尽意,故所作皆超俗出尘,非世俗所能及。山人性孤傲,不乐仕进。尝自言曰:“我辈胸中自有丘壑,何必区区求官乎?”故常独往独来,无所羁束。其为诗,尤工五言,而七言亦能妙合古人之意。每作一篇,必再三吟咏,欲求一字一句之工,然后乃已。其为人亦如此,与人交游,必尽欢而散,未尝有留连不舍者。
是日,山人与吾辈三人相与饮酒于别馆之中。山人手持一觞,高唱而歌曰:“人生如寄耳,富贵非吾求。但当随缘适,何事苦匆匆!”歌声慷慨激昂,犹如金石之声,令人心旷神怡。吾辈三人皆为之动容,亦起舞而歌,共叙平生之志趣。
席间,山人手执酒杯,凝视窗外,若有所思。吾辈三人亦各怀心事,相对无言。然而山人并不觉寂寞,反而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清闲。他放下酒杯,轻轻拂去杯上的灰尘,说道:“吾辈虽身处繁华之地,却常感孤独。如今得以与诸公相聚,实为难得。”
吾辈闻言,皆点头称是。于是我们便与山人共饮美酒,畅谈人生。酒至半酣,山人又吟诗一首云: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月正圆。
不知江上几人游?黄鹤一声长啸远。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吾辈听罢,皆叹服其才情横溢,不禁为之拍案叫绝。
酒足饭饱之后,山人又送我们回府。临别之际,山人赠予吾辈每人一首诗作为纪念。吾辈感激不尽,纷纷向山人道谢。山人微笑着挥挥手,说:“勿需客气,山水之间,本就是朋友相聚。”说完便独自离去了。
吾辈回到书房,细细品读山人所赠的诗作。那诗句优美动人,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吾辈深感受益匪浅,不禁感叹山人的才情之高。
吾辈更加敬重山人,常常与他书信往来,交流心得。山人也时常回信指导吾辈,让我们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