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诏下金銮,宫槐白露寒。
紫骝骄不控,明月在阑干。
罢直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罢直图》是明代诗人练子宁的一首五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背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篇章。这首诗作不仅反映了作者练子宁的个人经历与思想情感,更是在明代社会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展现了作者对权力、忠诚和人性深刻的思考。
诗的原文如下:
草诏下金銮,宫槐白露寒。
紫骝骄不控,明月在阑干。
从字面意义上看,“草诏下金銮”,意指匆忙起草的诏书被皇帝所采纳,暗示了作者参与国家大事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宫槐白露寒”则描绘了宫廷中清晨的情景,白露时节,宫槐树叶开始泛黄,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象征着权谋纷争和人心的冷漠。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凄凉和无奈的情绪。
练子宁的生平也颇具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忠臣。洪武十八年,练子宁进士及第,初任修撰,后来官至工部侍郎。然而,建文时期,因与方孝孺并见信用而一度被提拔为吏部左侍郎,后又被拜为御史大夫。然而,在燕王起兵时,练子宁曾请求诛杀叛将李景隆,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得到采纳,最终含泪请求自尽。
《罢直图》的创作背景与练子宁的个人遭遇紧密相连。这首诗作是在他被迫离职后所作,反映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和内心的绝望。《罢直图》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现实以及人们对于权力、责任和个人命运的不同态度和体验。
《罢直图》作为练子宁个人经历的艺术表达,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还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心理变化。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首古诗,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诗歌本身的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更为广泛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