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泉图

一夜春雷动石泉,桃花新涨已连天。
幽人悟得朝宗理,兴在滔滔百折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达泉图》是明代诗人练子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哲理思考。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达泉图》的作者练子宁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字安,江西新淦人,生于洪武十八年。他在明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曾担任吏部左侍郎和御史大夫等职。然而,他因直言进谏而被燕王朱棣利用,最终被处决。练子宁的人生充满了波折,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反映了他对生命、权力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2. 作品原文:《达泉图》全诗如下:
    一夜春雷动石泉,桃花新涨已连天。
    幽人悟得朝宗理,兴在滔滔百折前。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述了一幅生动的春景画卷。诗中的“夜”指的是一个宁静的夜晚,而“春雷”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春雨过后山石间的泉水开始涌动,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桃花新涨已连天”描绘了桃花盛开时水面连成一片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诗中的“幽人”指一位隐居者,他通过观察春天的景象,领悟到了一种哲学道理——万物都有其生长的规律和归宿。这种领悟使得这位诗人感到内心的振奋与力量,如同江河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3. 诗意解析:整首《达泉图》不仅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写,更深层地反映了练子宁对于人生哲理的体悟。在自然界中,无论是春雷唤醒沉睡的大地,还是桃花映衬出春天的绚烂,都是自然界中的生命力量。练子宁通过这一主题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中的“幽人悟得朝宗理”暗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即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领悟人生的大道理。最后,“兴在滔滔百折前”则是练子宁对人生态度的写照,他愿意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4. 历史影响:《达泉图》虽然只是练子宁众多作品中的一篇,但它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明朝时期,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练子宁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诗歌才能,也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境界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因此,《达泉图》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明朝诗歌的代表之一。

《达泉图》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练子宁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的真实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位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