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唯吾王侍御谪楚

嗟君强项素知名,折槛能容荷圣明。
梁苑游麟悲见获,朝阳孤雁辄先鸣。
羁怀恋国倾葵切,短棹浮湘一叶轻。
宣室只今需召对,肯虚前席后苍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唯吾王侍御谪楚》是明代诗人刘介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首诗的文学特色、历史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介绍
  • 刘介龄:刘介龄(1482年—1560年),字德华,号东津,明代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 诗歌内容:此诗通过描写王侍御被贬到偏远地区的遭遇和心情,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感慨。
  1. 诗歌主题
  • 政治讽刺:通过对王侍御被贬的描述,诗人隐含了对社会现状和政治现象的批评,揭示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 友情表达: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支持,还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理解。
  • 个人情感:诗中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
  1. 艺术手法
  • 用典:《送唯吾王侍御谪楚》中巧妙地引用了“麒麟未引朱门献,獬豸犹驰白简心”等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深度。
  • 意象:诗中使用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下雉路偏臣职远”,“孤兴幽寻知不近”,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 韵律:七言律诗的格式使得诗歌结构严谨,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刘介龄的《送唯吾王侍御谪楚》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政治讽刺的诗歌,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