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象坤

客星一夜失江津,无复溪头理钓纶。
抱璧向惭频献楚,寻源今似永逃秦。
丹青业在堪垂世,白玉楼成易促人。
社里姻盟皆可恋,未听邻笛已沾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黄象坤》是明朝时期欧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悼念和对其一生成就的赞美。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欧芬,明代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据《明史》记载,欧芬在文学方面有较高成就,其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深刻感受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诗歌原文:《挽黄象坤》,客星一夜失江津,无复溪头理钓纶。抱璧向惭频献楚,寻源今似永逃秦。丹青业在堪垂世,白玉楼成易促人。社里姻盟皆可恋,未听邻笛已沾巾。
  3. 诗句解析:首句“客星一夜失江津”,通过“客星”这一天文现象,暗喻了友人的离去;次句“无复溪头理钓纶”,则表达了对朋友生前生活状态的回忆,以及对其离去后的空虚与失落之感。第三句“抱璧向惭频献楚”,以比喻手法,描绘出朋友生前因才华出众而备受赞誉,却又常因谦逊而感到惭愧的情形。后两句“寻源今似永逃秦”及“丹青业在堪垂世”则分别指出朋友虽已离去,但其留下的艺术成就仍值得后人学习和传颂。最后一句“未听邻笛已沾巾”则表达了诗人在听到邻人吹笛时,因思念故友而不禁落泪的情感。
  4.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故友的缅怀,展现了作者对其人生经历与艺术成就的尊重与怀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挽黄象坤》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的古诗词,也是对逝去的生命和艺术成就的一种礼赞。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对于友谊、艺术与人生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