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雪由来罕,清晨忽满墀。
二年初快睹,三白敢深期。
日午消还尽,檐阴冻欲垂。
民饥方待哺,翻恨麦秋迟。
喜雪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雪二首”是宋代诗人吴潜的组诗作品。这七言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雪景画卷。
《喜雪二首》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吴潜的生平息息相关。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从进士及第到担任高官,再到被排挤罢相,他的经历反映了宋朝时期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这种复杂的政治经历使得他在作品中流露出深沉的历史感与个人感慨。
在文学价值方面,“喜雪二首”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独特感知力,还体现了其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表现力。通过对雪花纷飞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例如,诗中的“混同天地归无迹,润色山川入有为”表达了诗人认为雪花虽然无声无息,却能美化大地,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活力。
吴潜通过这首诗也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在元军的南侵之际,吴潜曾被任命为左丞相,尽管他的政治生涯因贾似道等人的排挤而结束,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信念。诗中透露出的坚定与不屈,展示了诗人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坚毅精神。
“喜雪二首”不仅是宋代诗歌的佳作,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料。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在动荡时代中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面貌。这不仅是对古代诗歌艺术的一次探索,也是对古代文人心态的一种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