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吾婺赖仪刑,化雨平分赣水汀。
毛义宦情劳捧檄,韦贤家学惯传经。
故山榕叶归时见,官舍滩声静里听。
君路渐南予渐北,飞鸿消息愈冥冥。
送高掌教之赣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高掌教之赣州》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好友高掌教赴赣州任职途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及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许。
首联“江边送别水悠悠,一叶扁舟渡赣流。”以江边送别的景象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哀愁的画面,暗示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增添了几分离愁别绪。接着,“一叶扁舟渡赣江”则形象地描绘了高掌教乘坐小舟过赣江的情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颔联“青山绿水映英姿,风送马蹄声入耳。”进一步描绘了高掌教英姿勃发的形象,以及他在旅途中骑马疾驰、马蹄声随风传来的壮观场景。这两句既表现了高掌教的风采,也传达了诗人对其远行的支持和鼓励。
在颈联中出现了转折:“人生何处不相逢,愿君此行多珍重。”虽然面临离别,但诗人并未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寄予厚望,希望高掌教在远方的旅途中多加珍重,期待有朝一日能够重逢。这里的“珍重”不仅指对自己前途的祝福,也暗含了对友人未来的祝愿。
尾联“明朝相见话桑麻,共赏梅花笑春华。”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收束,诗人表达出了对即将到来的重逢时刻的期待与喜悦。他期待着与高掌教在明朝相聚时,可以畅谈桑麻之业,一起欣赏盛开的梅花,共享春日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高远情怀,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