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宿迁

城雾初明火,江风只撼船。
春还犹有雪,夜过欲无眠。
来往怜吾老,登临记昔年。
桃源如可问,乘月下前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宿宿迁》是明代刘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情感体验,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夜宿宿迁》的作者是刘崧,字子高,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他博学工诗,被尊为西江派的代表人物。刘崧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后因事谪戍,不久得释,又复征为国子司业,最终在任上去世。
  2. 诗歌原文:城雾初明火,江风只撼船。春还犹有雪,夜过欲无眠。来往怜吾老,登临记昔年。桃源如可问,乘月下前川。
  3. 诗歌内容解析:首句“城雾初明火”,描述的是夜晚开始时的景象,雾气朦胧中,城市的灯火逐渐明亮起来。第二句“江风只撼船”,则表现了微风吹拂的感觉,船只随着江风轻轻摇动。第三句“春还犹有雪”,表达了春天虽已来临,但雪仍残留在空气中,增添了一份清新与寒冷交织的氛围。第四句“夜过欲无眠”,透露出诗人在夜晚行走时的孤独感和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接下来的四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感慨。“来往怜吾老”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时光流逝的无奈。“登临记昔年”则表明诗人常常登高远望,以此来回忆过去的时光。最后两句“桃源如可问,乘月下前川”,则是诗人想象中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达了一种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刘崧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深邃情感。

《夜宿宿迁》是明代刘崧的一首经典五言律诗。诗中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城市景象和个人感受,还深刻体现了作者对过去和未来的思索。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艺术技巧,还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