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已鸡栖,北涧复虫响。
沈沈四山暝,寥寥一星上。
时危剧钟情,期逝劳纡想。
怅立此溪阴,欲休未能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西林已鸡栖,北涧复虫响。
沈沈四山暝,寥寥一星上。
时危剧钟情,期逝劳纡想。
怅立此溪阴,欲休未能往。
《舍弟往三垇岭寻觯子日夕未归坐候林下》是明代著名诗人刘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刘崧(1321—1381),字子高,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后以字行。他是江西派代表人物之一,博学工诗,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被后人广为传颂。刘崧在洪武年间曾短暂出任礼部侍郎等职,因事获罪后放归,后又被重新征召为国子司业,不幸卒于官中。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仕途的无奈,深受后世尊崇。
诗歌原文及译文:《舍弟往三㘭岭寻觯子日夕未归坐候林下》是刘崧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西林已鸡栖,北涧复虫响。
沈沈四山暝,寥寥一星上。
时危剧钟情,期逝劳纡想。
怅立此溪阴,欲休未能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刘崧的弟弟前往三堎岭寻找他未归之时。当时正值元朝末年战乱频繁之际,刘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家人安全的担忧以及对国家的忧虑。这首诗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时代背景的反映,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艺术特色:
通过《舍弟往三堎岭寻觯子日夕未归坐候林下》,不仅能够领略到刘崧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命运。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经典之作,也是历史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