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蓬叹

野蓬团团大如斗,生来轻捷随风走。
四傍枝叶共轮囷,流转须臾遍原薮。
秋风平地吹来时,十科百科相逐飞。
东家小儿夸健足,十步一蹶何由追。
蓬生不是无根叶,脆软何能坚着地。
霜枯雪悴少筋骨,材质轻浮等沦弃。
无端飘入流水中,犹复衮衮旋西东。
可怜一落坑堑里,纵有春风吹不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蓬叹》是明代诗人刘崧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刘崧,原名楚,字子高,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是明朝著名的博学之士和诗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在政治上有着不凡的成就。洪武三年被举荐为经明行修,后因事谪输作,最终得以复用。
  1. 诗歌原文
    野蓬团团大如斗,生来轻捷随风走。
    四傍枝叶共轮囷,流转须臾遍原薮。
    秋风平地吹来时,十科百科相逐飞。
    东家小儿夸健足,十步一蹶何由追。
    蓬生不是无根叶,脆软何能坚著地。
    霜枯雪悴少筋骨,材质轻浮等沦弃。
    无端飘入流水中,犹复衮衮旋西东。
    可怜一落坑堑里,纵有春风吹不起。

  2.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对野蓬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存状态。诗中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野蓬随风飘荡的轻盈与坚韧。
  • 诗中的“十科百科相逐飞”形象地表达了秋风的到来,使得原本分散的野蓬相互追逐,形成一种动态的画面。
  • 通过对野蓬生长环境的描述,反映了自然生态的脆弱性以及野蓬面对恶劣环境的顽强生命力。这种对生命力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1. 创作背景
  • 《风蓬叹》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由于政治原因或其他个人遭遇,诗人曾经历过一段贬谪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诗人可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和世界的残酷。
  1. 艺术手法
  • 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形式,以七言为主,每句之间韵律协调,读来朗朗上口。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 在修辞方面,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将野蓬比作“十科百科相逐飞”,形象地描绘了野蓬随风飘荡的景象;将野蓬比喻为“无根叶”,则表达了对野蓬生存状态的担忧和感叹。

《风蓬叹》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顽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