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陵城里锁秋烟,奎庭论文太史前。
暗索骊黄呈伯乐,浪寻星宿问张骞。
云从桂水层层浣,月出漓波正正悬。
自愧磨砻非匠琢,敢将烧玉辨于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建陵城里锁秋烟,奎庭论文太史前。
暗索骊黄呈伯乐,浪寻星宿问张骞。
云从桂水层层浣,月出漓波正正悬。
自愧磨砻非匠琢,敢将烧玉辨于阗。
。
《秋闱校士呈两主考并诸同寮》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风露萧疏人寂寥,秋闱校士正堪嘲。”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天的氛围和考生们在考场中的寂静状态,表达了对科举考试的关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
李调元(1768年-1839年),字仲醇,号西圃、西樵山人等,广东番禺人,清代诗人和学者。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和生活气息。这首诗通过秋天的萧瑟氛围,展现了科举考试中考生们在寂静考场中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面临的困境。
由于李调元的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哲学思考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