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面山水

古木带回溪,荒村径路迷。
莫惊春事早,花遍野桥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水便面》是中国明代管讷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在这首诗中,管讷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的文学手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界的美景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静谧而美丽的山水之间。

管讷在诗中开篇即以“宣和便面何从得”起兴,表达了获取宣和便面(一种古代的绘画材料)的难度和珍贵性。这种设问不仅引人深思,也体现了管讷对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物质条件限制的深刻理解。紧接着,诗人转而描述画史上那些才华横溢的画家们,他们如同在兰亭集会一般,聚集讨论艺术创作的奥秘,这一比喻不仅赞颂了古人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暗示了管讷本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敬仰之情。

诗人笔触转向自然景观,他描绘了紫翠峰峦和青红楼阁等壮丽的山林景色,以及群贤似向兰亭会一老疑从栗里来的意象,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最后,诗人以“安得从容随杖屦,轻舟日系水云隈”作结,表达了自己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美。

《山水便面》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对山水之美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管讷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这首诗不仅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一次重要回顾,也是对后世文学创作的有益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