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丹霞记汝书记

壁立千峰不可攀,悬藤垂绠到人间。
僧祇茧足多年力,记室科头尽日闲。
开槛时临飞鸟背,扶筇定傍夕阳还。
随缘且就支公乐,何处高风为买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丹霞记汝书记》是明代诗人黎彭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黎彭祖,字元亮,号寄闲道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寄怀丹霞记汝书记》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黎彭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他在诗风、意境及哲理上的独到见解。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
    壁立千峰不可攀,悬藤垂绠到人间。
    僧祇茧足多年力,记室科头尽日闲。
    开槛时临飞鸟背,扶筇定傍夕阳还。
    随缘且就支公乐,何处高风为买山。

  2. 诗歌内容解析

  • 壁立千峰不可攀:此句形容山峰的险峻,无法攀登。在自然景观中,山峰往往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同时也象征着人类面对自然界的艰难与挑战。
  • 悬藤垂绠到人间:此处用“悬藤垂绠”来比喻自然景观中的某些元素,如藤蔓或绳索等,这些元素常常出现在山水画中,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同时,“到人间”则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了自然的和谐共存。
  • 僧祇茧足多年力:此句描绘了一个僧人多年努力的场景,意指僧人为了修行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里的“茧足”形象地表现了僧人行走时的坚定与毅力。
  • 记室科头尽日闲:描述了一位记录者(记室)终日忙碌的情景,可能是指撰写文稿或其他工作。这里展现了文人的工作状态,以及为了实现目标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 开槛时临飞鸟背:这句描写了打开窗户,看到飞翔的鸟儿从窗前掠过。这种景象让人感到自由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扶筇定傍夕阳还:通过“扶筇”和“傍夕阳”的动作描写,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状态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繁忙,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
  • 随缘且就支公乐:这里的“支公”可能指的是某位高僧,他在这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这种心态体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何处高风为买山:这句话似乎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即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比物质财富更重要。诗人通过“买山”这一行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观。
  1. 诗歌艺术手法
  • 对比手法: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将登山的艰苦与僧人的修行相比,展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追求;将日常忙碌与悠闲的山林生活相对照,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 象征手法:诗歌中的象征意象丰富,如“悬藤垂绠”象征自然的美景,“支公”象征着心灵的导师或榜样。这些象征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义: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每个词语都经过精心选择,以传达深邃的意境和情感。例如,“开槛时临飞鸟背”、“扶筇定傍夕阳还”等句子,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寄怀丹霞记汝书记》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更是黎彭祖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从而更深入地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