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社中诸子登塔

徙倚高台望八方,白云秋色共苍茫。
翠拖巁嶂青空出,日入横江白练长。
文章不尽世间事,天地能容我辈狂。
浮白呼庐君莫问,酒船还与棹相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偕社中诸子登塔》是一首描绘中秋夜同社友共游元魁塔的古诗。这首诗由李士淳创作,收录于《李士淳诗集》。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李士淳,字士美,明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和学者。他与许多文人雅士交往甚密,其诗风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在这首《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之·其九》中,李士淳通过描写中秋佳节与友人登高赏月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赞美。

  2. 诗歌原文
    泰山登后数谁嵬,童冠偕游今再开。
    鱼鸟何尝无道在,川流应是有神来。
    六爻变化呈龙马,七级高卑比赐回。
    欲识尼翁真面目,秋阳江汉总同胎。

  3. 诗歌鉴赏
    此诗首句“泰山登后数谁嵬”意指登上泰山之后,放眼望去,山巅巍峨,令人赞叹不已。接着第二句“童冠偕游今再开”,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们再次相聚,共同游玩的喜悦。第三句“鱼鸟何尝无道在,川流应是有神来”,借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生哲理,强调万物皆有其道,宇宙间充满了神秘与和谐。第四句“六爻变化呈龙马,七级高卑比赐回”,运用了易经中的卦象和数字来象征变化与秩序,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最后一句“欲识尼翁真面目,秋阳江汉总同胎”则寓意着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人们可以找到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真相。

李士淳的这首《偕社中诸子登塔》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时刻,更蕴含了深刻的文化价值。它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人的友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启发了现代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