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河下夜雨

江上思归客,扁舟愧远行。
乡关几千里,风雨二三更。
灏气催寒至,狂波入梦惊。
谁家砧杵急,更恼阿侬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吉安河下夜雨》是明代诗人黎贞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上思归客和扁舟愧远行中的孤独与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吉安河下夜雨》的作者黎贞,生活在明朝时期,其生平和创作背景均不详。《吉安河下夜雨》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2. 诗歌原文:诗中“江上思归客,扁舟愧远行”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望着远方的故乡,心中充满思乡之情;“乡关几千里,风雨二三更”则传达了诗人对于遥远家乡的牵挂和在风雨之夜的孤独感;“灏气催寒至,狂波入梦惊”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心境的交融,以及狂风暴雨给梦境带来的冲击;“谁家砧杵急,更恼阿侬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诗中的意象生动,如“江上思归客”、“扁舟愧远行”等,不仅勾画了一幅幅宁静而又带有些许忧伤的画面,也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

通过了解这首《吉安河下夜雨》,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古代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不仅是对古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探索,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珍视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