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五仙观怀孝先

石室松风来,层楼暮钟绝。
独坐怀故人,开窗问明月。
清风万里同,相看几圆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五仙观怀孝先》是明朝黎贞的作品,通过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艺术手法,展示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哲理的深刻领悟。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黎贞,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广东新会人,元末随孙蕡学,后成为其门下弟子。
  • 黎贞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任本县训导,因事戍辽东,后归乡,卒年五十九岁,有《秫坡集》、《古今一览》等著作传世。
  1. 作品原文及赏析
  • 诗句中“石室松风来,层楼暮钟绝”描绘了一幅安静而深远的画面,石室松风带来了清凉,而层楼上的暮钟声却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
  • “独坐怀故人,开窗问明月”表达了诗人孤独一人坐在窗前,对着明月发出询问的情景,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可能也暗含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 “清风万里同,相看几圆缺”则通过对清风的描绘,传达了诗人与故人在异地重逢的喜悦以及面对月亮时共同感受到的岁月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1. 主题思想
  • 《寓五仙观怀孝先》不仅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还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珍视。

《寓五仙观怀孝先》不仅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哲理、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领会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