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湖赠刘瞻甫

憔悴行吟落照时,莫愁湖上与君期。
五噫一赋梅花国,三黜重逢柳士师。
吴苑旧游淹越鸟,楚裳今雨浥江蓠。
姑苏烟月长相待,萎绝芙蓉白露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莫愁湖赠刘瞻甫》是明末清初诗人邝露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创作背景:《莫愁湖赠刘瞻甫》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诗人们常常借古喻今,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志向。邝露作为一位文人,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1. 诗歌原文
  • 《莫愁湖赠刘瞻甫》全文:憔悴行吟落照时,莫愁湖上与君期。五噫一赋梅花国,三黜重逢柳士师。吴苑旧游淹越鸟,楚裳今雨浥江蓠。姑苏烟月长相待,萎绝芙蓉白露滋。
  1. 诗句解析
  • 憔悴行吟落照时:这里的“憔悴”形容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疲惫,而“行吟”则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夕阳下,独自吟诵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孤独而又坚定的心境。
  • 莫愁湖上与君期:“莫愁湖”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历史上文人墨客常在此地留下足迹。此处提到与友人相约于莫愁湖,可见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 五噫一赋梅花国,三黜重逢柳士师:“五噫一赋”指的是诗人感慨世事无常,用“一赋”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三黜重逢柳士师”,则是说诗人多次遭受挫折后,依然能够重新站起来,与柳士师相遇,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吴苑旧游淹越鸟,楚裳今雨浥江蓠:这句诗通过对比昔日和今日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下困境的感受。同时,“越鸟”和“江蓠”分别代表了南方的水乡和湿润的自然环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怀念。
  • 姑苏烟月长相待,萎绝芙蓉白露滋:最后两句描绘了苏州美丽的夜景和清新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诗经》中“芙蓉”常用来比喻君子,诗人以芙蓉自比,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品质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思考。
  • 艺术手法: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典故,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充满诗意和画意。
  • 语言风格:诗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不乏现代感,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

《莫愁湖赠刘瞻甫》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流传于世,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也是研究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