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翅城

雁翅城边兰叶阴,绿琴传得凤凰心。
风吹玉树悲纨扇,霜落刀环待稿砧。
竹上泪凝湘水怨,盘中诗造蜀山深。
何当更乞西王药,身在陈峒八桂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雁翅城》由明末清初诗人邝露创作,描绘了广州城南边城墙的景象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色

《雁翅城》是一首描绘广州南城墙及其周边景致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景观间的交融,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作和相关背景的详细分析:

  1. 创作背景
  • 《雁翅城》的创作时间是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中国文学从古典转向现代的重要转折点。
  • 邝露的生平资料不多,但已知他在诗坛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作品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
  1. 内容解析
  • 在《雁翅城》一诗中,邝露通过对城墙与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
  • 诗句“风吹玉树悲纨扇,霜落刀环待藁砧”描绘了广州秋天的寒冷气息和萧瑟的景色。
  • “竹上泪凝湘水怨,盘中诗造蜀山深”则通过竹叶上的露珠和诗歌中的意象,展示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文学造诣。
  1. 艺术风格
  • 《雁翅城》作为明末清初时期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融入了传统诗词的艺术手法。
  • 邝露的诗作中常使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哲理性和美感。

《雁翅城》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研究明末清初广州城市发展、文人生活及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了解到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