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卧掷天台赋,我亦梦识枚乘诗。
青葱柏树五陵上,长衢夹道连彤墀。
双阙金铺龙马立,千门玉柱凤凰仪。
朱邸鸣钟开早宴,翠■白纻流纷倩。
桃杏含春照远山,芙蓉弄水明秋练。
向晚留髡钗满地,先春送客花盈殿。
哪能复顾尚书期,可怜未睹王嫱面。
殷红叠翠逐韩嫣,一笑千金珠弹圜。
轻宪当风扬粉面,晚妆如月透珠帘。
纤裳襞袖榴花湿,玉腕琼肌蕙草鲜。
小娣齐眉吴郑旦,大兄度曲李延年。
织成宝带鸳鸯锦,并坐瑶笙阆苑仙。
公子年年惜芳树,金吾夜夜敞雕筵。
雕筵芳树荫宫霞,五侯七贵矜骄奢。
金罍云山陈玉馔,琼姬风雪舞瑶华。
刘牧镇过袁绍府,武安鄂饮魏其家。
东朝首鼠王公震,西狩获麟国士嗟。
差向如渑淹日月,宁论有海变桑麻。
宾主共能将绣虎,圭窬私念剖灵蛇。
子政翻经藜火烬,冯唐执戟柘光斜。
对策云龙愁螮蝀,期年金马似天涯。
东方馁望三千实,博望魂摇八月槎。
东方大笑张骞哭,去日池台生苜蓿。
明月停歌迥不飞,流霞入管更还促。
宝马香车沸锦城,繁弦促调摇金屋。
京华乐盛易生悲,身逐浮云无所畀。
黯黯销魂还入梦,沧洲明月下江篱。
梦中咏十九首隐几偶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中咏十九首隐几偶成》是诗人邝露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其文化意义:
-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邝露,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曾在广西、江苏、浙江间游历,深入了解各地方风土人情。在唐王立于福州期间,他被推荐入翰林院,但因战乱被迫抱古琴绝食而死。
- 创作动机:邝露在仕途不顺之际,通过梦境与历史名作《十九首》的联想,表达了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这种创作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时代烙印。
- 艺术特色
- 意象选取:诗中选用了“青葱柏树五陵上”,“双阙金铺龙马立”,“朱邸鸣钟开早宴”等意象,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描绘出一幅幅古代皇宫或贵族府邸的景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 语言风格:邝露的语言风格清新脱俗,善于利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向晚留髡钗满地,先春送客花盈殿”中的“留髡”、“花盈殿”等词汇,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他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驾驭能力。
- 结构布局:此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每句七个字,共四联,遵循了古典诗歌的平仄韵律要求,结构严谨而不失灵活,使得整首诗既有节奏感又易于吟诵。
-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梦中咏十九首隐几偶成》不仅是邝露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明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见证。它展示了当时文人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教育意义:此诗的教育意义在于启发后人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研究,尤其是通过对邝露生平事迹的了解,可以加深对其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个人情怀的认识。
《梦中咏十九首隐几偶成》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它不仅让读者能够欣赏到邝露卓越的诗歌才华,更能够让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这首诗不仅是邝露个人的文学成就展示,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每一位文学爱好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