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送戴初士分得湖字

送子与春去,落花横半涂。
穿云过庾岭,先梦压彭湖。
立马迟吴客,逢人识汉儒。
犹训女儿泪,囊草剩鲛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席上送戴初士分得湖字》是一首明代诗人黎遂球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黎遂球,明代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未果。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为经济名儒,后因母老不赴任。明亡,于南明隆武朝任职。谥忠悯。
  1. 诗歌原文
    送子与春去,落花横半涂。
    穿云过庾岭,先梦压彭湖。
    立马迟吴客,逢人识汉儒。
    犹训女儿泪,囊草剩鲛珠。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席上送戴初士分得湖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诗中的“落花横半涂”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美景,而“穿云过庾岭”、“先梦压彭湖”则展示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诗中使用了“落花”、“梦”等意象,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诗词韵律形式,五言律诗的结构严谨,音律和谐。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排比等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背景
  • 明朝时期,国家经历了一段动荡的历史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常常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心态。
  • 这首诗作于明朝灭亡之际,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国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也体现了文人对于社会责任的认知和担当。
  1. 艺术价值
  • 作为明代的诗歌代表,此诗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 该诗的作者黎遂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眼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历史评价
  • 历史上不少学者和文学家都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席上送戴初士分得湖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其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均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席上送戴初士分得湖字》是一首充满情感、富有哲理的诗歌。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深远,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