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舒城除夕

一盏灯花隔岁明,旅怀无地不关情。
看春值过周瑜里,访古闲登刘信城。
岁节尽从驴背度,特华差遣客愁轻。
何因复听江南曲,疑是家园侣伴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胥舒城除夕》是明朝诗人黎遂球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黎遂球,字景升,号澹斋,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感慨。
  2. 诗歌原文
    一盏灯花隔岁明,旅怀无地不关情。看春值过周瑜里,访古闲登刘信城。
    岁节尽从驴背度,特华差遣客愁轻。何因复听江南曲,疑是家园侣伴声。
  3. 诗句赏析
  • 一盏灯花隔岁明,旅怀无地不关情:这两句诗描绘了在新年之际,一盏灯上绽放的花朵象征着岁月的更迭,而作者心中充满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看春值过周瑜里,访古闲登刘信城:通过“看春”与“访古”的动作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探索。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诗人的生活体验,也加深了他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
  • 岁节尽从驴背度,特华差遣客愁轻:这里的“驴背”象征着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艰苦中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而“客愁轻”则表明尽管旅途艰难,但诗人并未被忧愁所困,反而能够以轻松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
  • 何因复听江南曲,疑是家园侣伴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他不禁怀疑,那些熟悉的江南曲调是不是源自于自己家乡的声音,这进一步凸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向往。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对春节夜晚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诗人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本诗中,通过描述灯花、春色、古迹等元素,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之中。
  • 该诗的语言优美流畅,韵律和谐悦耳。尤其是其中的对仗工整,如“一盏灯花隔岁明”与“看春值过周瑜里”,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1. 文化背景
  • 胥舒城除夕这一主题,不仅仅是对传统节日的描述,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它让人们回想起那些年味十足的节日习俗和欢聚一堂的温馨场面,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通过本诗的创作背景可以看出,黎遂球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深谙传统文化底蕴的学者。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胥舒城除夕》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故乡、历史和文化深沉情感的诗歌。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更传达了对传统节日和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