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漉

独漉独漉,水深泥浊。
独自扬鞭,不及马腹。
英英白云,风来则分。
举头射雁,回头见君。
君从何来,中道行苔。
日莫无主,能不徘徊。
猛虎饥啼,是东是西。
望之不见,荆棘齐迷。
我欲登高,登高为劳。
不如白日,还衣锦袍。
群乌飞天,逆风不前。
不如栖鸡,羽翰翩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独漉》是一首唐代诗人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创作的古诗,以四言体和杂言体交替的形式,表达了为国雪耻的愿望。下面将详细介绍《独漉》:

  1. 创作背景:《独漉》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安史之乱期间的复杂局面。这首诗通过描绘独漉水中泥的景象,暗喻了当时社会的污浊与不公正,以及诗人对清明世界的渴望和追求。在诗中,李白借助“水深泥浊”这一象征,反映了社会底层的苦难和黑暗,以及他内心的愤怒和不满。同时,通过对胡鹰北渡、落叶随风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壮志凌云,欲一击成功歼灭叛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决心。

  2. 艺术特色:《独漉》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涵。它采用了杂言体,这种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更加明快,情绪更加激昂。诗中的比喻如“落叶别树,飘零随风”,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社会的动荡。此外,诗中的意象运用得当,如“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都巧妙地烘托了诗歌的整体氛围和情感色彩。

  3. 情感表达:李白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还抒发了自己对正义事业的渴望和对个人抱负的坚持。《独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情绪。诗中的“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一句,更是体现了诗人想要振翅高飞,一击成功的雄心壮志。

《独漉》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古诗,也是一首充满激情和理想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