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题斋壁二首

兴至撮襟成字,狂来散发长歌。
五柳腰肢可惜,三闾醉醒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题斋壁二首》是明代诗人黎遂球创作的一组六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组诗:

  1. 作者及背景
  • 作者简介:黎遂球,字美周,广东番禺人。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明亡后,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创作时期: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为明末清初之际,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化多元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状态和社会状况。
  1. 诗歌内容解读
  • 其一:“兴至撮襟成字,狂来散发长歌。” 表达了诗人在灵感迸发时,随手拈来便成为诗句的豪放之情。这种自由自在的创作方式体现了诗人追求个性和情感表达的强烈愿望。
  • 其二:“庄生任呼牛马,介子不辨龙蛇。” 通过庄子和田介子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自由精神与对现实政治的冷漠态度。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超然和对自由的渴望。
  1. 艺术特点
  • 语言风格:黎遂球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哲理。这种风格使得他的诗歌既有深度又易于理解,深受读者喜爱。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眼底乾坤悬行,身边花酒为家”等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1. 历史评价
  • 文学地位:黎遂球的《醉题斋壁二首》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后世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对象。
  • 影响传承:黎遂球的诗歌在明清两代均有流传。尤其是在清代,他的诗歌被广泛传颂,对后来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醉题斋壁二首》不仅是黎遂球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朝的文化背景,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