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垣卿之临川文学

远宦怜乡土,名山称赏心。
松萝胜绛帐,乳洞洽青襟。
兵已销篁竹,书堪奏上林。
逍遥还引望,云气五陵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垣卿之临川文学》是一首由明代诗人黎民表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远宦之人的深深怜惜以及对他们远离故乡、投身名山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黎民表(约1400—1471),字叔广,号西樵,广东开平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授行人。其诗作多反映民间疾苦与时代风云变化,风格清丽自然,有“岭南二绝”之称。
  1. 诗词原文
    远宦怜乡土,名山称赏心。松萝胜绛帐,乳洞洽青襟。兵已销篁竹,书堪奏上林。逍遥还引望,云气五陵深。

  2. 诗歌内容分析

  • 远宦怜乡土: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乡、奔赴名山的官员的同情之情。
  • 名山称赏心:描述了名山的美丽风光,令人赏心悦目。
  • 松萝胜绛帐:比喻名山的松萝胜于华丽的帐篷,形象地描绘了名山的自然美景。
  • 乳洞洽青襟:形容乳洞的景色与青色衣衫相得益彰,展现了一种和谐之美。
  • 兵已销篁竹:可能是指战争已经结束,不再需要保护那些竹林等重要的地方。
  • 书堪奏上林:暗示这些官员的工作成果能够向朝廷汇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 逍遥还引望:表现出诗人对官员们即将归来的期待和轻松的心情。
  • 云气五陵深:描绘了一种深邃、宁静的氛围,让人联想到古代帝王的陵墓,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送陈垣卿之临川文学》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远宦之人深切情感的诗歌,也是对自然美景与国家治理的一种美好祝愿。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到黎民表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和意象来传达他的思想和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和文人的理想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