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畬人献酒

暂憩云门外,冬衣亦尚寒。
风烟词客赏,薇蕨野人餐。
白雨怀中落,残红岛外看。
临流何所羡,吾已挂尘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帘洞畬人献酒》是一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从诗的内容、作者、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内容与主题
  • 自然景观的描绘:《水帘洞畬人献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通过“暂憩云门外,冬衣亦尚寒”等诗句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寒冷。
  • 文人墨客的聚会:诗中“风烟词客赏,薇蕨野人餐”两句,描绘了一群文人墨客围坐一堂,欣赏风烟之美,品尝野菜的风味。
  • 对生活的感悟:“白雨怀中落,残红岛外看”,这里不仅指季节的变迁,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自我超脱的表达:“临流何所羡,吾已挂尘冠。”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他选择了远离尘世,保持内心的清净。
  1. 作者与生平
  • 作者简介:黎民表,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作品《水帘洞畬人献酒》流传后世。
  • 诗歌风格:黎民表擅长五言律诗,其诗作多反映现实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语言精炼,意境深远。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诗作于明代,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机会聚集交流,共同探讨诗词艺术。
  • 地域特点:作品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体现了东南地区的山水特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白雨”、“残红”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 语言的精炼:黎民表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能够精准地传达情感和意境。
  • 结构的严谨:诗的结构布局合理,前后呼应,层次分明,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自然。

《水帘洞畬人献酒》不仅是明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