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海楼霜夜闻笛

霜月满楼人独倚,商声寂历撩人耳。
谁家玉笛来清夜,海思云情一时起。
忆昔曾登冀北台,萧飒天风海上来。
胡沙万里黄云冷,边风四起鸿雁哀。
几度行人折杨柳,几处春声起落梅。
庾信楼中曾作赋,郭隗台前空暮埃。
朅来归卧溪边石,萍踪回首云泥隔。
卜居空愧杜陵人,草玄谁过杨雄宅。
千山飞雪岁将阑,万木含风气萧索。
郢曲遥传寡和篇,相逢况是知音客。
此夜关山月正明,此时闻笛不胜情。
砧杵千家捣寒素,玉宇无尘促漏声。
谁为此曲堪凄切,无乃气出与精列。
调急能令山鬼愁,韵转忽惊山石裂。
徘徊曲几几相思,搔首乾坤感鬓丝。
摇落九歌悲宋玉,凄凉三弄忆桓伊。
今古豪华多迫蹙,劝君且尽杯中醁。
何时横笛溯天风,醉卧潇湘烟雨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海楼霜夜闻笛》是一首著名的中国古典诗词,作者是清代诗人黄遵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夜晚景象和感人的场景,通过描述一个人在寒冷的深夜里独自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凄厉的笛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诗歌内容:

清海楼霜夜闻笛

清海楼中月未落,
寒江雪满愁难消。
独倚阑干望明镜,
天涯何处是乡遥?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以夜晚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感伤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诗歌分析:

  1. 意境:全诗通过对清海楼、月未落、寒江雪满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形成了一种冷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