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千枝柏

独干千枝长,浓阴万叶稠。
傍檐低翠盖,对坐拥青油。
霜雪兼松茂,风烟带柳柔。
旧栽祠观里,曾系老君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千枝柏》是明代文学家蓝仁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蓝仁:蓝仁(1392年—1466年),元末明初福建崇安人,字静之。蓝仁在元末与弟弟蓝仁智一同前往武夷山学诗,并受四明任士林的诗法影响,后来放弃了科举考试,专注于创作诗歌,其文学成就颇高。
  1. 原文内容
  • 原文展示了对千枝柏的独特观察和感受,通过对柏树形态、位置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松柏长青不凋的敬佩之情。
  1.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咏千枝柏》通过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 语言优美:整部作品语言流畅,用词讲究,充满了诗意。如“霜雪兼松茂,风烟带柳柔”,既形象生动,又富有音乐感,体现了古代诗词的语言魅力。
  1. 写作背景
  • 环境背景:蓝仁生活在元末明初,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背景下,他选择了一种相对平和的自然景观作为创作的题材,反映出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 社会背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普遍关注社会现实和百姓疾苦,而蓝仁却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如此优美的诗歌,显示出他超脱时事、专注于艺术的态度,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咏千枝柏》不仅是蓝仁个人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