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称宗品最奇,餐冰咽雪食如饴。
十年雨露栽培力,八月秋风采摘时。
登俎应知全味在,倾筐还动故人思。
张公大谷犹多树,芜没中园久不治。
送梨与云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梨与云松》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该时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从主题内容上看,这首诗以“送梨与云松”为题,通过描写梨树和云松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诗中的“百果称宗品最奇,餐冰咽雪食如饴”、“十年雨露栽培力,八月秋风采摘时”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梨花与云松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通过对仗和押韵的巧妙运用,使得整首诗结构严谨、音韵和谐。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树根频扫林无蚁,竹叶重遮谷有蜂”一句,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小动物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从情感表达上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思考人生,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送梨与云松》作为元代诗人蓝仁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地位,更在情感上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