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仲雨韵怀兄

松菊轩成罢唱酬,可怀非罪泣孤囚。
一川烟雨原鸰晚,万里秋风塞雁愁。
每念凯歌还绝域,能忘堂构在中丘。
音书莫讶从来少,魂梦相寻独未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仲雨韵怀兄》是元明之际著名诗人蓝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蓝仁,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同往武夷师从杜本学习,并受四明任士林的诗法影响,之后选择弃科举专志于诗歌创作。
  • 蓝仁的创作风格属于和平雅澹,其作品多表现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1. 诗歌原文
    松菊轩成罢唱酬,可怀非罪泣孤囚。
    一川烟雨原鸰晚,万里秋风塞雁愁。
    每念凯歌还绝域,能忘堂构在中丘。
    音书莫讶从来少,魂梦相寻独未休。

  2. 诗歌解析

  • 首联“松菊轩成罢唱酬,可怀非罪泣孤囚”:此句描绘了蓝仁在完成书房(即松菊轩)后进行歌唱酬答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内心的悲愁和孤独感,因为可能遭受了某种不公正的待遇或误解。
  • 颔联“一川烟雨原鸰晚,万里秋风塞雁愁”:此联通过“一川烟雨”和“万里秋风”的景象,展现了辽阔的自然景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切情感,象征着旅途的艰辛或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 颈联“每念凯歌还绝域,能忘堂构在中丘”:这里表达了一种希望和无奈交织的情感,尽管有时想到胜利的消息(凯歌)可能来自远方,但自己却无法忘却心中的牵挂(堂构),意味着对家乡、亲人和事业的双重挂念。
  • 尾联“音书莫讶从来少,魂梦相寻独未休”:尾联则强调了即使收到书信的次数不多,但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和追寻,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
  1. 文学赏析
  • 艺术特色:《次仲雨韵怀兄》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如“烟雨”、“秋雁”、“凯歌”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广阔又细腻的画面。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感慨和孤独,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理想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体悟。
  • 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它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递情感和文化价值。蓝仁的这首诗便是如此,它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思考。

《次仲雨韵怀兄》不仅是蓝仁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