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灵宝废观道士叶宗善贽县官

大理曾悬一黍珠,六丁收拾入蓬壶。
闾阎共记神仙境,官府堪徵郡邑图。
梵气何时重结构,故基此日尚虚无。
甘棠数亩春阴近,借与西坡辟榖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灵宝废观道士叶宗善贽县官》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蓝仁,字静之,元末明初人,为福建崇安人。他师从于武夷山的杜本,习得四明任士林诗法,因此弃科举,专志于诗歌创作。
  • 蓝仁在入明后,例迁凤阳,居住于琅邪数月,后放归故里。其一生以诗名世,有《蓝山集》。
  1. 作品原文
    大理曾悬一黍珠,六丁收拾入蓬壶。
    闾阎共记神仙境,官府堪徵郡邑图。
    梵气何时重结构,故基此日尚虚无。
    甘棠数亩春阴近,借与西坡辟谷癯。

  2. 内容解析

  • 首联“大理曾悬一黍珠,六丁收拾入蓬壶。”中,“大理”指代古代中央政权,“悬挂一黍珠”象征权力和地位的崇高。“六丁”则指天界的力士,负责将珍宝收纳至天界之中。
  • “闾阎共记神仙境,官府堪徵郡邑图。”表明地方官府可以依据这些神仙般的境界来绘制地理地图,反映出作者对神仙世界的高度向往和崇敬之情。
  • “梵气何时重结构,故基此日尚虚无。”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深刻思考,暗示现实世界可能难以达到那些理想状态,但仍然值得追求。
  1. 艺术特色
  • 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体现了蓝仁诗作中的平和雅澹之美。
  • 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追求。

《代灵宝废观道士叶宗善贽县官》不仅展现了蓝仁作为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的思想倾向和生活状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深入理解元明之际的文化背景,还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