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崖蓄灵异,怪石盘空曲。
一水隔花源,千峰入茆屋。
金芝暖逾秀,瑶草寒更绿。
云中武夷仙,一一颜如玉。
白马去不归,玄猿叫相逐。
昔陪丹丘侣,酣歌紫霞谷。
鸡鸣洞天晓,落月在林木。
空瞻仙子高,旧梦那可续。
荒林激悲风,日入对樵牧。
伫立望归云,解衣田舍宿。
宿田家望武夷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田家望武夷山》是元代诗人蓝仁创作的一首古诗。
蓝仁,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是元末明初的诗人,出生于崇安将村里(现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与弟蓝智均为当时著名文人。蓝仁在年轻时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诗作在当时广受好评。蓝仁曾师从杜本学习诗歌,并受到四明任士林的影响,因此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气息。
蓝仁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而《宿田家望武夷山》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田家时远望武夷山的情景,通过对武夷山壮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哲思。诗中“碧波万顷接天涯”的句子,生动地勾画出武夷山的浩瀚与神秘,使人仿佛能够听到水声潺潺,感受到山川间那股清冽而又深远的力量。
蓝仁在创作这首诗时,除了运用传统的诗词表现手法外,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他通过夜晚的静谧、月光映照下的山水、以及内心的感慨,构建出一个多层次的审美空间。这种艺术处理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
《宿田家望武夷山》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赞美的诗歌,更是一幅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艺术画卷。它展现了蓝仁作为一位优秀诗人的创作才能,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元代诗歌文化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