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水净无尘,数亩林塘卜筑新。
溪上浣花逢杜甫,洞中采药忆刘晨。
兰苕翡翠沧波晚,芝草琅玕碧涧春。
风雨兼句妨载酒,题诗先寄入山人。
寄镏典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镏典签”是元代诗人蓝智创作的一首古诗,全诗共四首。这首诗以武夷山水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卷。蓝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武夷山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世界,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首诗“东南积翠武夷峰”开篇即点明了武夷山的位置和特点,东南积翠形容山峰层叠,绿意盎然,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武夷山的轮廓。接下来“载酒高歌恨不同”,描述了诗人携带美酒,畅快淋漓地唱歌的场景,但因心情各异而无法共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第二首“武夷山水净无尘”承接前一首的主题,强调武夷山的清洁与宁静,以及它带给人的平和心境。诗人在这里描绘了武夷山水中的景色,如溪上浣花、洞中采药等,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第三首“兰苕翡翠沧波晚”,继续展现武夷山的美丽景色,兰苕翡翠形容山中植物色彩斑斓,沧波则暗指碧波荡漾的景象,整体给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感觉。“芝草琅玕碧涧春”则是对山林中芝草和琅玕的描述,这些植物在春季显得生机勃勃,进一步渲染了武夷山的自然风光。
最后一首“风雨兼句妨载酒,题诗先寄入山人”,则表现了诗人尽管身处风雨之中,但仍不忘与朋友交流的情景。诗人将风雨比作障碍,却依然选择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坚持和执着体现了作者的个性和对友情的重视。
《寄镏典签》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通过对武夷山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更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