骐骥伏枥下,非无汗血姿。
鸿鹄在泥途,其羽苦低垂。
高贤昔未遇,多为世俗嗤。
况子谪仙裔,风流今在兹。
悲歌气雄壮,文彩光陆离。
致身宪掾曹,纲纪实所司。
苦节鬼神畏,心正天地知。
调高听者寡,直道众皆疑。
终然脱鞿鞅,浩荡从此辞。
西山小茅屋,秀色当武夷。
子真居谷口,黄公歌采芝。
往来每乘兴,杯酒时共持。
苦吟因病瘦,疟鬼故相欺。
有才日沈沦,乾坤正艰危。
豺虎满空村,蛟龙犹在池。
我尚困衡门,十年坐书痴。
济世已无策,忧时空赋诗。
国当用武士,选廉何能为。
北阙高嵯峨,青云行有期。
若能据要路,先为救疮痍。
赠青莲居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青莲居士》是诗人蓝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出自明朝时期。这首诗通过对骐骥和鸿鹄的比喻,表达了对高洁之士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蓝智,字明之,崇安(今属福建省)人,他的诗歌创作多反映了其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与忧虑。在明朝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蓝智通过诗歌抒发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理想的追求。《赠青莲居士》这首诗便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诗中“骐骥伏枥下,非无汗血姿”借用了千里马的形象,来比喻那些才华横溢但未能得到重用的贤才。这种比喻既揭示了贤能之人被忽视的现实,也体现了对他们才能的肯定。诗中的“鸿鹄在泥途,其羽苦低垂”则是对另一种处境的描绘,即有志之士却因环境或境遇而不得不屈从,这反映了当时许多士人的生活现实。
诗中“高贤昔未遇,多为世俗嗤”指出了许多高洁之士在当时社会中遭遇的困境,他们往往因为坚持原则而受到他人的误解和非议。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也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坚守和推崇。最后,诗中“终然脱鞿鞅,浩荡从此辞”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决心,意味着他愿意脱离尘世纷扰,追求一种高远的人生态度。
《赠青莲居士》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了解明朝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之一。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