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巴山

倚天孤剑十年磨,惜惜光阴暗里过。
未断蛟龙先浩叹,便寒星斗可如何。
无为只许禅心寂,有泪常嗟世变多。
今夜送公须尽醉,不将豪气问东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巴山》是明代诗人霍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背景
  • 《赠巴山》的作者是明代的霍韬。霍韬在明代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以诗词见长,其诗作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1. 诗歌内容
  • 诗歌开篇即描绘了诗人十年磨一剑的坚韧不拔,展现了其内心的豪情壮志。
  • “未断蛟龙先浩叹,便寒星斗可如何。”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悲愤。
  • “今夜送公须尽醉,不将豪气入青天”则展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1. 艺术特色
  • 形式:霍韬的《赠巴山》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古典诗歌形式以其韵律和节奏的独特美感著称。
  • 意象:诗歌中运用了诸如“倚天孤剑”、“光阴暗里过”等意象,这些意象富含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 情感:霍韬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1. 历史价值
  • 作为明代的诗歌代表作,《赠巴山》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明代诗歌艺术的珍贵资料。

通过对《赠巴山》的详细介绍,不难发现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赠巴山》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