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黄叔化

共是南游客,分飞复此州。
欲招春作伴,翻觉酒生愁。
古道云栖石,归风柳映舟。
明朝忆携手,寒色蘸中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黄叔化”是明代诗人谢与思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更全面地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谢与思(1526-1583),字季蒙,号石门,明代诗人和画家,出生于浙江绍兴,是王阳明的弟子之一。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原文赏析:”共是南游客,分飞复此州。欲招春作伴,翻觉酒生愁。古道云栖石,归风柳映舟。明朝忆携手,寒色蘸中流。”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异乡别离的情景。首句“共是南游客,分飞复此州”直接点明了两人因公务而被迫分开,离别的场景充满了无奈和哀愁。接着,诗人通过“欲招春作伴,翻觉酒生愁”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期待,但又因离别而感到孤独和忧愁。最后两句“明朝忆携手,寒色蘸中流”则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和对当前环境的感慨。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面临着政治上的迫害。在这种背景下,诗人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谢与思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了这首《别黄叔化》,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经历,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普遍困境。
  4. 艺术风格:谢与思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情感。在这首诗中,“寒色蘸中流”这一意象非常突出,象征着作者心中的痛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艺术处理方式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和感人。
  5. 文化意义:《别黄叔化》作为一首描写离愁别绪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别黄叔化》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谢与思对人生、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的结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还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