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苦作扁舟客,邂逅欣逢五马贤。
京洛衣冠违伏枕,沧江杨柳共长天。
歌投郢雪元稀和,草傍春池总是玄。
闻道陈蕃偏爱士,可怜风雨榻常悬。
连窝阻风答陈太府
介绍
《连窝阻风答陈太府》是明代诗人谢与思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在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支离苦作扁舟客,邂逅欣逢五马贤”,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之中仍怀揣梦想、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境。诗人自谦为“支离苦作”的“扁舟客”,形象地反映了自己身处逆境中的无奈和辛酸。然而,在这艰难的环境中,诗人却意外地遇到了德才兼备的“五马贤”。这里的“五马贤”不仅指五位高贵的人物,也隐喻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能。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期待能够在逆境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心态。
诗的后半部分“京洛衣冠违伏枕,沧江杨柳共长天。”进一步扩展了诗歌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里,“京洛衣冠”指的是京城中的士人,象征着高官显贵,而“伏枕”(指屈居下位或不得志)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与此同时,“沧江杨柳共长天”则描绘了一幅江边杨柳依傍着天空的景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歌投郢雪元稀和,草傍春池总是玄。”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人通过对“郢雪”(郢州之雪,比喻难得的机会或美好的事物)的渴望,表达了对机会难得的感慨。同时,“草傍春池总是玄”则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现实的无奈。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复杂而深刻。
《连窝阻风答陈太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成功地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社会的命运联系起来,展现了他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连窝阻风答陈太府》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