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艳阳桃李节

艳阳桃李节,桃李竞春风。芳菲各自媚,窈窕在墙东。
东家女儿年二八,眼爱芳菲向人发。新妆巧抹不解羞,摘得好花插云发。
美人摘花花莫嗔,好花颜色如美人。能共美人好颜色,何如枝上虚经春。
君不见暮春天春风恶,昔为春风开,今为春风落。
春风一夜吹参差,千红万紫踏成泥。树老尚有开花日,花落再无还树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艳阳桃李节》是明代诗人谢与思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通过对东家女儿和桃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中的东家女儿年仅二八,眼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她新妆巧抹却不解害羞地摘取了盛开的花朵,插在云发上,形成了一幅美人与花相互映衬的美丽画卷。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春天的热烈气氛。“艳阳桃李节”这一开篇即点明了时节,同时“竞春风”三字,更是赋予了这个季节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大自然的生长之中,也体现在人们的情感和行动上。东家女儿对芳菲的热爱、少女对生活的新鲜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都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的东家女儿形象鲜明,她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欣赏者,也是一位充满情感的生活参与者。她的眼睛“爱芳菲向人发”,表达了少女对于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而“新妆巧抹不解羞”,则揭示了少女对于美的追求与展示,这种羞涩与自信并存的形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尤其是她将好花插在云发的瞬间,不仅体现了她对美的敏感和追求,更是一种自我表达和个性展现的方式。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枝上虚经春”的描述,反衬了现实中的少女生活。这里的“枝上”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而“虚经春”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青春易逝的现实。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诗歌的主题,也使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和青春的短暂,从而引发深思。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谢与思的用词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简单的四句诗,却展现出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这种语言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形象的描绘,更在于其能够深入人心,引起共鸣。通过对诗中的景物、人物和情感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赋得艳阳桃李节》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古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女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青春的易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