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堵吟

环堵樟冈下,萧然兴亦长。
叶疏寒见鸟,阶静午闻螀。
摘菊祈兄酌,烧梨唤子尝。
意闲多乐事,庭色晚苍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环堵吟》是明代诗人谢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些侧面。以下将介绍《环堵吟》:

  1. 作者简介
  • 谢贶简介:谢贶(1579—?),号豫膺,东莞人,明代著名诗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曾担任道州学正、富川知县和建昌通判等职,显示了他在官场上的才能和成就。
  1. 诗歌原文
  • 摘录部分:《环堵吟》的原文如下:
    环堵樟冈下,萧然兴亦长。 叶疏寒见鸟,阶静午闻螀。 摘菊祈兄酌,烧梨唤子尝。 意閒多乐事,庭色晚苍苍。
  • 解析:这四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环境中所感到的愉悦与自在。首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地方环境优美,第二句“萧然兴亦长”则传达出因环境的清幽而激发出的兴致和情感。第三句“叶疏寒见鸟”和第四句“阶静午闻螀”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象,使画面更加生动。第五至八句则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乐趣,如摘菊、烧梨等,来反映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享受。最后两句“庭色晚苍苍”则营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平和。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与政治相对稳定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相对宽松,诗歌成为了表达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的重要手段。
  • 作者境遇:谢贶虽曾任职于官场,但在其作品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生活态度。这种心态在《环堵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反映出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环堵吟》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如“萧然兴亦长”利用“萧然”二字形容心境之空灵,“意閒”则表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语言风格:谢贶的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此外,诗中的押韵处理也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音韵美。

可以看出《环堵吟》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展现。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代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窗口。阅读这样的作品,可以让人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从而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