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寄弟

十载为郎典石渠,庭闱千里近何如。
心悬故国今宵月,望切他乡隔岁书。
荒径穿林还有笋,北堂每食可无鱼。
那堪伏腊西郊路,原草芊芊眼未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夕寄平甫诸弟》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节的美丽景象,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弟弟们的深情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信息
  •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文才华横溢,尤其在政治改革上颇有建树,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 诗作原文
    浮云吹尽数秋毫,
    爚爚金波满满醪。
    千里得君诗挑战,
    夜坛谁敢将风骚。

  2. 诗歌解析

  • 浮云吹尽数秋毫: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秋天的景色,白云渐散,秋意渐浓,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爚爚金波满满醪:这里的“金波”指月亮照耀下的湖面,泛着金色光芒;而“满满醪”则可能指的是酒水满溢的场景,寓意着节日的欢乐和团聚。
  • 千里得君诗挑战:表达了一种对远方弟弟的鼓励和支持,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诗歌传递情感与力量。
  • 夜坛谁敢将风骚:这句话暗含了一种自信和骄傲,即使在这样的夜晚,也有勇气展现自己的才情和风采。

《中秋夕寄平甫诸弟》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节日祝福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智慧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亲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