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曾太史谒墓

卜筑壶公麓,探奇石室傍。
怀珍竟不售,种玉已成行。
鲤过遗经在,鹏抟迅翮翔。
君王新赐笔,之子赋长杨。
法酝来承露,宫袍出未央。
雄才推马史,太岁是东方。
岚气松楸古,风烟垄道长。
残编那忍读,壮志讵能偿。
负米情空切,窥园径未荒。
不禁桑梓泪,应废蓼莪章。
宿草迎人绿,芝泥捧诏黄。
日边荷宠渥,黼黻有辉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韩日缵的《为曾太史谒墓》是明代的古诗之一,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主题以及其在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卜筑壶公麓,探奇石室傍: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寻访古迹的情景,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 怀珍竟不售,种玉已成行: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华但未能得到认可和赏识的失落感。
  • 君王新赐笔,之子赋长杨:反映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皇帝的认可,从而施展才华。
  • 法酝来承露,宫袍出未央:展现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如同甘露一样受到皇帝的赏识,并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
  • 岚气松楸古,风烟垄道长:描绘了墓地的古老与荒凉,以及诗人在此处感慨时光流逝的情怀。
  1. 诗歌主题
  • 怀才不遇: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表达了对自己才能未被世用的哀叹。
  • 壮志难酬:诗中的“负米情空切,窥园径未荒”等句,反映了诗人虽心怀壮志,但现实却难以实现的愿望。
  • 怀古伤今:通过对古代人物的追忆,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1. 诗歌鉴赏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如“鲤过遗经”、“鹏抟迅翮翔”等意象,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诗意,也象征着诗人对知识和才能的追求。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表达直白而深沉,无论是对才华未得到认可的无奈,还是对人生理想的执着,都通过诗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 诗歌影响
  • 文学地位:作为明代的古诗,《为曾太史谒墓》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世学者和读者所熟知。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对研究明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韩日缵的《为曾太史谒墓》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内涵和丰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还能够从中汲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