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彭城去住舟,狂风吹雪不肯收。
推来冰凌大如屋,舟人夜半呼不休。
老夫拥衾只匡坐,雪中日日看黄楼。
东坡先生不在世,令人轻我东家丘。
黄楼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楼行》是明代诗人归有光创作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作以其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深刻描绘了作者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期间,对黄楼的观感和情感体验。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简介: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明朝苏州府昆山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以散文著称于世。嘉靖十九年中举人,后八次会试均未及第,遂迁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弟子常达数十人,后世称其为“震川先生”。
创作背景:此诗作完成于归有光任长兴知县、审案时常劝解两造、使归和好之时。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隆庆四年,以高拱等荐,官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官位。在任职期间,归有光经历了不少波折,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文学理念。
诗歌原文:五日彭城去住舟,狂风吹雪不肯收。
推来冰凌大如屋,舟人夜半呼不休。
老夫拥衾只匡坐,雪中日日看黄楼。
东坡先生不在世,令人轻我东家丘。艺术特色:该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全诗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化影响:《黄楼行》作为归有光的代表作品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法,也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黄楼行》不仅是归有光的一首代表作,也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归有光的文学成就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